南京社会科学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与展望”专题研究

  • 新中国70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经验

    宋林飞;

    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历程,经过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四个阶段,实践与创造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共赢,是"中国成功的秘密",即世界关注的"中国经验"。

    2019年10期 No.384 1-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新中国70年改革试点复制推广机制:回顾与展望

    张克;

    改革试点复制推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新中国70年来改革试点复制推广机制演进经历了典型试验、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互动三个阶段。改革试点复制推广机制运作的主要经验集中体现为: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统筹协调;有效调动地方参与积极性。当前,改革试点复制推广机制仍面临试点经验难以复制推广、主体权责不清、事中事后管理不健全以及合法性困境等制度瓶颈。新时代完善改革试点复制推广机制,需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提升运作科学化水平,扩大社会参与度,加强法治保障制度设计,优化激励约束机制。

    2019年10期 No.384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经济学·“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专题研究

  • 建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刘志彪;

    "胡焕庸线"长期稳定的事实说明它是约束中国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基本问题。以交通、人口—产业集聚和信息化突破地理本性的约束,是破解"胡焕庸线"、建设现代化区域体系的主要思路。当前中国北方地区"铁锈化"现象蔓延的趋势,有体制转轨和经济开放方面的特殊原因。尤其是东北地区工业文明衰退的现象,与沿海地区率先嵌入全球价值链、实施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快速地打断了东北地区与沿海地区国内价值链的循环联系有直接关系的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联动、协调发展新机制,需要破除长期存在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构建"中心城市——城市群——经济带(经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行使方法。

    2019年10期 No.384 1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长三角26个城市的证据

    刘瑞翔;

    本文采用2003-2017年长三角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长三角地区的资本错配状况在考察期内先升后降,劳动力错配状况趋于下降,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显著改善区域内部资源配置效率。(2)这种改善作用江苏省内城市较为明显,浙江省内城市作用较弱,安徽省内城市作用不明确。(3)在打破省域界限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距离中心城市(上海)越远越不明显。这对于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10期 No.384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土地资源错配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李勇刚;

    本文系统探讨了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利用2003-2016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土地资源错配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2)土地资源错配主要通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加剧生态环境污染和促进房价快速上涨等渠道阻碍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3)土地资源错配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显著的时序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一定的正向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此外,研究还发现财政分权对土地资源错配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分税制改革是导致土地资源配置扭曲的深层次体制性因素。

    2019年10期 No.384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哲学

  • 关于《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诠释——以何晏、朱熹、刘宝楠的解读为中心

    乐爱国;

    对于《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代儒家学者大都反对将孔子此句解读为愚民。郑玄的解读虽有愚民之嫌,但又有顺从百姓之意。何晏《论语集解》将此句与《易传》"百姓日用而不知"相联系,而将"不可"解读为"不能",对后世影响很大。朱熹发挥二程对于愚民说的反对,将"不可使知"之"知"限定于较"当然之理"更为深层的"所以然之理",为后世所沿袭。清儒推崇汉唐儒者的解读,但也有将"不可使知之"与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相联系。民国以来,既有学者继承古代儒家学者反对将孔子此句解读为愚民政策,又有学者将孔子此句解读为愚民政策者,而完全不同于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解读。相较之下,在古代儒家学者的诸多解读中,朱熹的解读,不仅反对愚民说,而且较何晏《论语集解》、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解读更为深入。

    2019年10期 No.384 43-5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马克思的中国预言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构建

    吴昕炜;

    马克思十分关注中国,注重研究中国问题。通过对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影响的深入研究,马克思指出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发起的野蛮侵略战争,认为这场战争将会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带来中国的变革与新生,并对欧洲和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马克思把鸦片战争作为分析中国的切入点,以中华文明为依据,预言中华文明将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的中国预言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讨论和分析中国问题,马克思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阐发了自己的历史哲学。马克思的中国预言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突出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选择问题,启示我们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文化的创新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实现中国现代化。

    2019年10期 No.384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社会学

  • 使用互联网会让老年人感到更幸福吗?——来自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彭希哲;吕明阳;陆蒙华;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2、2013和2015年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和倾向得分匹配(PSM)的计量方法,对使用互联网如何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控制内生性以后,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交互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明显降低了个人收入对老年人的幸福激励效应,互联网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小学学历的老年群体中具有抑制作用,在中学和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老年群体中具有促进作用。此外,互联网使用对不同类型老年人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并且,不同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不同,闲暇时间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对老年人具有显著的幸福激励效应,学习活动则具有显著的幸福抑制效应。

    2019年10期 No.384 5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 消费体验的中国形态及其转型逻辑

    张戌凡;

    全球化进程的复杂和曲折,互联网业态的升级和拓展,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和变迁的基本主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行政力量日益退出日常社会生活空间,以市场和资本为主导的消费主义成为构建中国消费体验的重要力量。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既呈现了"异化"和"演进"的普遍性特征,也凸显了"代际反哺"的文化特殊性。同时,消费行为完成了从"实物—符号—符码"的时间维度和从"地方—(逆)全球—在地"的空间维度的转换。作为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主观感受,消费体验的中国形态呈现于互联网所创造的"虚拟的落地"空间中,不同代际的消费者体验根植于此,创造出一种共生共存的消费文化。

    2019年10期 No.384 69-7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行政学

  •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待解难题

    詹承豫;

    食品安全历来是民生关注焦点,我国进行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来加强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可分为哪些阶段?其核心演进逻辑是什么?当前还存在哪些难题依然待解?围绕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近70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历史分析,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合一化管理(1949-1979)、分散性监管(1979-2003)、分段性监管(2003-2013)、综合化监管(2013至今)四个阶段划分,遵循了不断强化"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的改革演进逻辑;然后结合官方、学者和媒体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报告及数据,归纳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关键问题;最后将监管体制改革的"综合化、专业化"逻辑与当前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比照分析,指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效,但目前在专业监管能力、源头风险控制、第三方机构建设、新型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问题依然待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政策建议。

    2019年10期 No.384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基层应急管理:现实绩效、制度困境与优化路径

    张再生;孙雪松;

    本文基于"一案三制"的政策框架,梳理了我国应急体系的演化过程和阶段性特征,分析了基层应急管理的现实绩效与制度困境,提出了新时期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本文提出,要加强应急法制体系建设,明确应急主体地位、权责,规范应急管理流程,逐步打破单纯的科层制应急预案体系,重视整体理论与协同理论指导,建立并完善应急联动与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提高应急预案编制的逻辑规范性等。

    2019年10期 No.384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法学

  • 中国法院刑事司法业务考评指标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完善进路

    雷小政;奚玮;

    相对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法院在刑事司法中的业务考评衔接的机关最为多元,承载的阶段最为繁杂,而且事关国家刑罚权的最后裁判。许多刑事司法业务考评指标在法院内部的认同率较低,共识性较差。在一些冤假错案中,上诉率、改判率、发回重审率、有罪判决率等指标起到了极其负面的诱因作用,而且成为许多法官的"主要压力源"和"心理高压线"。为不影响审判权的依法独立行使,建议以专业化、职业化、服务化为导向完善我国法院刑事司法业务考评体系并设置"警戒线"规则;在尊重司法规律的基础上,建议调整其法律功能,规范其设立标准,完善其淘汰机制,改造其应用程序。

    2019年10期 No.384 9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互联网环境下我国洗钱罪认定的几个核心问题

    邹帆;

    洗钱犯罪的发展史伴随着人类血腥和贪婪的欲望,由最初的掩盖犯罪利益发展到现如今恐怖融资的复杂过程,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早期的洗钱方式较为单一,单打独斗不成系统,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洗钱行为人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和互联网商品做伪装,使得洗钱行为更加隐蔽难以发现。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洗钱犯罪行为的新方式,有利于完善我国对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的界定,使得司法实践中打击洗钱罪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2019年10期 No.384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独立担保制度之存在机理与发展向度

    陆璐;

    独立担保制度的存在与发展是其独立化、单据化优势合理实践于国际商事领域的结果,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商事发展需求决定了其制度发展的基本向度。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填补了我国独立担保领域的法律缺失,具有相当的前沿性,但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配套规则,其与我国当前商事实践发展下的本土需求仍有差距。中国式独立担保应当以建设"一带一路"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商事立法的趋同性走向,从宏观上考量包括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各类独立担保衍生物在内的独立担保制度建构,同时在微观上结合本国商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对独立性认定、保函欺诈等规则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细化。

    2019年10期 No.384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新闻传播学·“建设性新闻”专题研究

  • 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理论的建设行动、哲学和价值

    金苗;

    "建设性新闻"这一理论认为媒体和记者当以立足未来、直面问题、积极诉求、解决导向、行动第一的新闻报道来履行公共责任、谋求公众福祉。作为一个缺少共识性概念定义,同时又具有一定理念统摄力、现实推广力和理论建设力的西方新闻运动,建设性新闻具有典型的"伞式"特征,试图涵盖西方历次、多个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新闻运动理论及实践。这种"伞式"运动策略、范畴特征、思维导向和关联价值,究其本质,是一种针对新闻消极传统的批判,使其具有树起新一轮新闻公共责任大旗的可能。它的出现是对西方新闻传统的纠偏和补充,可以与中国的新闻建设性研究互为他山之石,创造共同为全球新闻学新进路贡献力量的可能。

    2019年10期 No.384 110-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建设性新闻的“至善”与“公共善”

    陈薇;

    美德伦理学强调善的实践智慧,贯穿其间的核心命题是对善、德性与幸福的演绎。探求新闻之善的过程即为寻求新闻之于社会之德性与善的伦理真义。当唯市场论将西方新闻业带入了"伦理之殇",以追求人类社会"公共善"为旨趣的建设性新闻,作为弥合分歧与凝聚认同的一种转型尝试而被关注。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策略应用,实现新闻范式"正面情感安置"与"审慎中间位置"的全面进化。本文从美德伦理学的视角,对建设性新闻的"新闻之善"进行洞察,探讨在后现代社会中主导这种范式创新的核心要素与价值。同时,从积极心理学出发,探讨滋养这种"建设性"的情感动因、核心价值及其实践策略。

    2019年10期 No.384 120-126+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钟山文艺论坛

  • 论自主艺术场的生成机制与反思性原则——来自布迪厄的反思社会学视角

    周计武;

    自主艺术场是历史建构的产物,它根源于现代文化的不断分化及其在道德、审美上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双重拒绝。这是一种建立在冲突与区分基础上的艺术体制。通过对艺术场的反思性批判,布迪厄从反思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等级化的艺术体裁、趣味体制与社会阶级分层之间隐蔽的权力结构关系,打破了纯粹美学的艺术幻象。这是一种既尖锐又深刻的启发性观点。

    2019年10期 No.384 127-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艺术世界是社会关系还是逻辑关系的总和?——重审丹托与迪基的艺术体制论之争

    陈岸瑛;

    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对丹托与迪基的艺术体制论之争进行回顾和评价。在艺术定义问题上,丹托和迪基接续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分析美学讨论,不约而同地关注到艺术品的隐性属性,并试图从关系角度来界定艺术。迪基提出了艺术体制论,并认为"艺术体制"概念受启发于丹托的"艺术世界"概念。但是,出于不同的理论旨趣,二者对于"艺术世界"的理解截然不同。迪基将"艺术世界"视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丹托将"艺术世界"理解为逻辑关系的总和。两种认识同等重要,却导向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和理论类型,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关联。事实上,艺术世界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逻辑关系的总和。认识到前者,有助于破除有关艺术的审美神话;认识到后者,有助于厘清和把握艺术价值的生成机制。后者是一个更难把握的问题。

    2019年10期 No.384 136-14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文化

  • 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研究——以清水江流域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例

    杨军昌;

    文章基于清水江文书之文斗苗寨契约文书的实例,就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规约内容与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这些规约的产生有其系列的形成机制,具体表现为宗教信仰上的压力、公共事务管理上的民主、生产经营上的约束、道德教化上的诚信清白以及维权上的神判与诉讼等诸多方面。这些机理在特殊的自然与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下既促成了清水江流域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等民间规约的形成与实践,更促进了流域林业商品经济的萌生与发展以及民族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使得清水江流域不仅成了全国著名的优质木材盛产之区,而且也促使流域成了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的当代人间胜景,其中所展示出的生态保护与资源绿色利用的民间智慧及其实践经验值得总结与分析。

    2019年10期 No.384 14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从民间说唱到非物质文化遗产——20世纪以来南京白局的改造与发展

    黎心竹;陈蕴茜;

    作为南京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用南京话说唱秦淮风情,有着鲜明的南京特色。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白局就因其地方特质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记谱整理、筛选艺人、培养学员等举措,地方政府不但规范了白局的艺术秩序,完成了对其艺术制式的再造,还重构了白局的地方性,影响了此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叙事。在反复的言说中,关于白局的地方知识逐渐形成,白局也逐渐完成了从地方性文艺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变。

    2019年10期 No.384 15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下载本期数据